2022-01-12 16:14:23
浏览: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的双遗产地,也是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更是“万里茶道”的起点。就在去年,又被列入国家森林公园名单。在这里,有令人流年忘返的“碧水丹山”,亦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稀有岩茶”。
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其断崖峭壁孕育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鼎级武夷岩茶。在这次武夷山的“中华茶神·选茶大典”活动中,送样的品种分为水仙、肉桂、大红袍三大类,其中,水仙的冠军获得者正是由徐旭经营的武夷山市流水湾岩茶厂,徐旭不仅证明了自己的茶叶品质,也将作为武夷山优秀茶人代表入册《中华茶人集》,获得至高荣誉。
前人对武夷岩茶颂扬之:“山川精英秀气所锺·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在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中,成就了武夷岩茶的神奇魅力!
徐旭就是土生土长在这样一个“茶文化艺术之乡,”加上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让他逐渐立起了武夷山市流水湾岩茶厂的大旗。徐旭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对武夷岩茶从茶青到制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了解。一开始收购茶青再卖给茶叶加工坊,到后来开始培育茶苗卖给茶农……谁也没想到他从此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这个缘起让后来的徐旭也日渐爱上了与茶相关的一切。
第一次深入的接触茶,是在80年代末父亲种植家里第一批茶叶‘千里香和水仙’时。那时父亲负责筛选优质的品种和苗穗,他与母亲便负责剪枝和扦插,这次全家总动员让徐旭更加坚定了他的茶叶的热爱。
如今,徐旭已是知名茶厂的厂长,一直以来他对茶叶的生产和加工工序都非常了解,这全部得益于多年来的积累。由于小的时候厂里设备不完善,让他对制茶的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渐渐的才有了今天的生产基地。
而徐旭的茶叶道路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2010年高考,由于叛逆、成绩不理想错过了最想报的茶学专业,不得已学了其他专业,但这次经历丝毫未削减他对茶叶的热爱,每年四月下旬的制茶季他都会抽出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回家帮忙和学习。正是这颗赤诚之心,让徐旭毕业后不久便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日以继日的做着他最喜欢的茶叶,并终于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学习中来。
徐旭做茶的思想和理念都延承他的父亲,始终保持茶园生态管理,加强交流提高制作工艺,这样才能做出好茶,健康茶。这次送样先农御选“中华茶神·选茶大典”的三款茶叶,正是以这样严谨的生态管理条件下所孕育的原料加工制作而成。一泡好的岩茶,来之不易,不仅要具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更要有优质的原料、精湛独特的制作技艺,以及文火慢炖的传统炭焙工艺。每一道工序都尤为考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制茶路上,徐旭始终不忘初心,虚心求教。拜访众多非遗大师和专家,取其精华,吸纳采之。每一次交流都能启发他对岩茶制作中萎凋、凉青、做青、炒制、揉捻、烘焙等工序的进一步深思。除制作技艺外,对茶园的保护工作更是毫不懈怠。
采一抹丹山之红色,撷几缕青山之绿,徐旭以一双妙手为一枚奇茗之叶赋予了“三红七绿”的瑰丽色泽,给了它“清则幽远,锐则浓长”的高贵气质,让更多人迷上了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
徐旭就是这样凭借他的坚持和心底的热爱,从一个小小的武夷茶农成为了如今媲美一方的优质茶人。“中华茶神·选茶大典”五星工匠的美称,他当之无愧。